第二十二章 佛门子弟下天佛 - 天行九域 - 南瓜派大师
都说了别轻易的招惹女人。
沐子易在心中暗暗地想到,又加上了一条,一定别惹比你厉害的女人。
仅仅出剑三寸的的威力就已经厉害如斯,打的聚气二重境的鬼将直接要遁走。可想而知这即将要出手的第四寸剑是何等威力。
云天舒和那天佛山的老道王重玄并没有骗人啊。
这是沐子易第一次看见宋怜瑶如此的用心对敌,能使出第四寸剑,这十年来都没见过一次。
年轻一辈剑道第一人,实至名归。
“嗡嗡嗡”
宋怜瑶的剑光大涨,第四寸剑身一出,在虚空中便出现了一道长长的剑刃。
“刺啦”
剑刃划出破空之声,瞬息百步!
“砰”“哗啦”
剑落山上,树木倒下一片,逃至山林里的鬼将被剑刃拦腰折断,黑气溢出四散,又是枯萎了一片树林。
好在还是逃离一死,这源于宋怜瑶并没有致死之心,否则就算这鬼将再强上一些也得被宋怜瑶一剑斩落。
清溪涧处一片狼藉,原本平整的土地变得坑坑洼洼,像是暮年老妇人满是皱纹的脸,深浅不一。
“为什么不杀了这鬼将?”沐子易出声问道。
“因为脏。”宋怜瑶不想多话。
可沐子易不想停话。
“那为什么不杀了我?”
“因为你贱。”
听闻此言,沐子易微笑着拱手作揖,说道:“多谢夸奖。”
宋怜瑶像是料到沐子易会作此回应,不愠不怒,将剑缓缓地放入剑鞘中,不疾不徐。然后转身,仅是迈了一两步,就已经是在百丈开外,在夜色中化作一个无法捕捉的黑点。
沐子易倒是不在意宋怜瑶去了哪里,他知道她一直都在身边,于是嘴角再次露出会心一笑。
今夜动静不小,同时沐子易也开了个眼界,又锻炼了自己。
本来来到清溪涧,仅是为了见见万魂游清溪的场景,顺带瞧一眼先天魔宗来人的招魂,却不料被一杆招魂幡弄来这么多事,还惹上了魂魔的嫡子。
“接下来的日子要在寒阳城里好好呆上几天了。”
沐子易在心中盘算道,和卫子空一起走到了清溪涧河边。
卫子空倒是对宋怜瑶的实力没有什么吃惊,剑道第一人,整个大禹王朝上至王公侯爵,下至街乞流民都是通通晓得的。要是三寸剑还击不退这一名鬼将,卫子空倒是要质疑这天下第一的名号了。
清溪涧恢复了往常的平静。沐子易弯腰,捡起了被鬼将洞穿的招魂幡,眼中尽是心疼之色。
“倒是可惜了。”
卫子空看着也是感觉到有些暴殄天物。
一件半阶玄品的法器,就这么毁了,搁谁身上都会肉疼不止的。
沐子易还是将绣有兽形文案的旗帜围着招魂幡的杆绕了两圈,然后放到了自己的怀中。
再怎么损坏,它也是一个灵品顶阶的质地。就算是拿来当柴火烧也会比寻常的干木要旺些吧。
卫子空看见沐子易将这残破的招魂幡收入怀中,也不出什么话,反倒是走到了四名黑衣男子的身边。
四名男子都是昏迷未醒,卫子空开始在这些先天魔宗的人身上摸索着。
好歹也是先天魔宗的弟子,又是出远门,身上怎么说也应该带上一两件像样的宝贝吧。
瞧见卫子空在魔宗弟子的身上摸索,沐子易不认为卫子空有着什么断袖之癖,也是走到了另外两个倒下的先天魔宗弟子的身边,上下摸索了起来。
“这是什么?玉阳丹。”
沐子易在粗壮的遒劲大汉身上摸出了一个药瓶,倒出了一两颗色泽浑青的圆形丹药,眼中却不温不火。
“是个有品阶的灵丹了。”
玉阳丹,有固本培元的妙用。尤其是对于淬体境的修士来说,是个巩固修为,夯实自身的最佳灵丹。可是对于沐子易来说,却不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丹药。这种丹药过于普通,护国公府上就有着斤两。
“这先天魔宗也不知道善待门下弟子。”
玉阳丹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自然是至宝一样的存在,但是对于护国公府这样一个豪门来说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之色了。
沐子易继续的摸索着,又摸到了两块令牌。
一块浑身都是金光,上刻有“先天”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神识扫过,明显便会察觉到其上先天魔宗的特有气息。
很显然,是先天魔宗的身份令牌,代表着是先天魔宗的弟子。
另一块则是一枚玄青色的令牌,令牌上雕有一座大山,巍峨俊逸,隐约有云雾缭绕。沐子易一眼之下却也没认出这到底是何处的山峰。令牌上玄青色的光泽流转,沐子易不知道这是属于哪个宗门的气息。
一旁的卫子空摸索完了两人后,了无所获,便走到了沐子易的跟前。
“这是什么?”
卫子空看见沐子易手中的玄青色令牌出声问道。
“你也不知道么?”
卫子空摇了摇头,饶是他的阅历广于沐子易也是不知道这是哪门哪派的令牌。
“东岳十六道,大禹十三州,南朝凌烟阁二十四学宗都应该是没有此种气息。”
卫子空的神识一探查之下,便排除了一众的宗派,然后眉头紧锁。
沐子易直直的盯着令牌,说道:“这么说,这是北荒其他宗门的令牌了?”
“又不像,北荒邪门驳杂繁多,但都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些许的邪气。而这枚令牌却饱含正道之气,理应不是北荒之物。”
玄青色光彩流转,在月色下熠熠生辉。
月下两人都是眉头紧锁,然后舒展。
既然想不明白,就不用去想了。
沐子易扒下了这四名黑衣男子的衣裳,带着四件衣衫同卫子空一同走到下游。今夜已经不早了,他们要赶回去睡会觉了。
“也不知道这城门会不会大开,攀越城门总归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两道身影愈行愈远,渐渐地化作了夜幕中的两道虚幻的影子。
清溪涧的下游,那里,有两批黄马,一头健硕,一头俊逸。
清溪涧的上游这里,有四个赤身裸体的男子,一个粗壮,一个精瘦,一个高大,一个矮小。
月色凉如水,清溪涧上恢复了它往常的波澜不惊。好似一切都未曾发生,只有坑坑洼洼的土地见证了这个不眠之夜发生的种种。
剑落山上也是一阵平静,无风的夜晚,山上一片寂静,静的有一丝骇人。
仔细看去会发现,丛林深处,有个被拦腰斩断的鬼物,漆黑的眼珠发出幽幽的光,看向走向下游的两人。
眼露凶光!
………………
又是一日,天空放晴。
高达千丈的天佛山。
山顶天空被一片金光笼罩,寻常人来到这一定会感到一种沐浴佛光的舒坦和自在,整个身体放空,进入无我的状态。
天佛山顶,除却位于山的另一边,隔着万丈瀑布的祈年殿。其余的大小寺庙和僧人沙弥的住处都在山的这边。
一座山,被一个瀑布隔成了两半。
其间,随处可见参天古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僧人也都不打坐,坐在树荫底下,大冬天的却好似在乘凉。
天佛山的半山腰,几个小沙弥挑着几桶水,光着脑袋一步一颠的走在青石板的台阶上。彼此笑着答着话。
“弘七师兄,这石阶有着数千个,这可得走到什么时候?”
一个看起来矮矮的小沙弥,挑着两桶满满的水,满头大汗的问道。
旁边的看似弱冠的僧人,穿着布衣,单手立在胸前,仅仅靠着一只手挑着两大桶水,笑着说道:“不长也不短,一个时辰就足够了。”
“一个时辰!”小沙弥顿时泄气,“可这一个时辰后就要开饭了,又没有时间修行了。”
“心中有佛,就算是吃斋饭的时候也是在修行的。心中无佛,日日打坐冥想,也是毫无进步的。”
弱冠的僧人一脸的祥和,四面山林传来鸟鸣,像是在附和同意这种说法。
小沙弥空出一只手,挠了挠头,满脸的疑惑:“这佛在哪呢?”
“铛铛铛”
正当弱冠僧人将要出声回答时,天佛山顶响起了暮鼓晨钟,四处丛林鸟兽尽散。钟声敲了三下,代表着有大事要发生。
弱冠僧人抬头望了望碧蓝的天空,掐着手指算着什么。
片刻后,僧人的脸上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师兄,是发生什么大事了么?”
小沙弥是进入天佛山没多久,但还是知道这天佛山的规矩的,比如这晨钟除了早课的撞钟外,任何其他时辰响起,都是昭示这有什么要紧的事发生。
“道九师兄要下山了!”
“什么!”小沙弥大惊失色,颤颤巍巍的说道,“道……道九师兄?”
天佛山辈分按照悟、弘、道三字排开,“道”字辈的佛门子弟算的上是天佛山弟子的领军人物。
“九”是极数,常人不敢以九为名,那是大忌讳。只有皇帝,才敢称为九五之尊,寻常人哪敢称为“九”。
同样,在天佛山,“九”字唯有一代天佛子弟中出类拔萃之辈方可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