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痒序开学 - 书籍1339182 - 新作者1n3qOm

第六章:痒序开学 - 书籍1339182 - 新作者1n3qOm

第六章:痒序开学

刘惠恕

且说当晚黄义明与诸葛达送李直学下峨嵋山来到乐山城,黄义明拨出乐山城最好的一间空房供李直学居住。又得知李直学在战乱中丧偶,黄义明从乐山城未婚妇女中,找出一年长、老实者介绍给李直学当配偶,并兼带照顾他的生活。这一切事情都办完后,黄义明挑选了一个吉日作为乐山城痒序的开学日,开学仪式由诸葛达城长主持,黄义明先发言。

黄义明说道:殷、商称入学作“序”,周代称入学作“庠”,后世合称“痒序”,泛指一切学校。而我乐山城成立,为何要先设痒序呢?这是因为经明清代际,战乱不止,礼崩乐坏,人性沦丧。天下要安定,便需先复人本性,用孟子的话来说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说得再具体一些是:我们乐山城既已建城,决不能像八大王张献忠入蜀那样屠民、害民、食民,而是要爱民、护民。人生在世,总该有个追求,总该有个盼望,我愿意以乐山城之建,给民众留下一些讲仁爱、道德的美好的回忆。为此,我与诸葛达城长上峨嵋山,请下李直学老先生讲复性之学。下面请李先生讲话。

随后,李直学登上讲台讲道:据《论语》记载:孔子弟子司马牛一次与子夏诉说:你们的兄弟都健在,只有我的兄弟已经逝去,使我倍感孤独。子夏安慰他说:君子但持己以敬,待人以礼,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你又何必自感孤单呢?而“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中华自古以来最美好的一种情愫,这种情愫指的是家庭之中兄弟与姐妹间,建立于血缘关系上的亲情观,而把这种情愫拓展到家庭之外,便形成了古人的“天下”观。而在《礼记》中,有一篇孔子和弟子言偃参加完蜡祭(腊月祭神活动)后出游时的对话,展现了古人理想中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天下一家。孔子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而我的理解是:黄元帅与各位城主今携众人共建乐山城,要我下峨嵋山讲“复性”之学,亦即要携我蜀地民众脱离八大王屠蜀、明清代际的乱世,携我等共建小康城邦,终抵古人所向往的大同圣境。因此我在痒序中所讲的第一课便是《礼记》中的《大同书》。

李直学讲完话后,接下来登上讲台的是朱云霞公主。朱云霞讲道:今日乐山城痒序开学,这是全城共庆的喜事。痒序中男学由李直学先生负责,女学则由我负责。过去女子为学,讲得都是一部《女儿经》,但《女儿经》有些话讲得是对的,有些话则说得不全面。其讲得对的话包括提倡妇女在为人、处事、治家等方面,要敬老爱幼、勤俭节约、珍惜粮食、衣食洁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注意礼节等等,其讲得不全面的话,如要求妇女“遵三从,行四德”等等。所谓“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则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具体是指:

“习女德,要和平,女人第一要安贞。父母跟前要孝顺,姊妹伙里莫相争。”“修女容,要正经,一身打扮甚非轻。搽胭抹粉犹小事,持体端庄有重情。”“谨女言,要从容,时常说话莫高声。磨牙斗嘴非为好,口快舌尖不算能。”“勤女工,要紧情,起早莫到大天明。扫地梳头忙洗脸,便拈针线快用功。纺织裁剪皆须会,馍面席桌都要经。”

这些要求完全否定妇女的独立人格,将妇女的人身地位下降成男子的隶从工具。不知大家可否知晓花蕊夫人的故事?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人,擅宫词,得幸于后蜀后主孟昶,封慧妃,赐号花蕊夫人。后蜀亡,花蕊夫人成宋太祖赵匡胤的贵妃。宋太祖知花蕊夫人善诗,让她写诗,花蕊夫人写道: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宋太祖后死,花蕊夫人不愿屈从宋太宗赵光义的淫威,在一次打猎时,被赵光义在乱中一箭射死。如果我们妇女无独立人格,最终也会像花蕊夫人那样,待国破城亡时,沦为男子的玩物。而要我讲痒序女学,我要讲做女子的文德,也要做讲女子的武德。女子的文德是什么?即做人要知礼义廉耻,要孝敬老人,善抚幼小,贞爱夫婿。女子的武德是什么?即练武强身自卫,有独立人格,国家有难时,要当兵卫国。城主说得好,从今后乐山城汉族女子一律禁止束足緾胸恶习,人人均须习武强身,年满十六,圴有当兵卫城的义务。言毕,朱云霞在台上使了一套两仪剑法,台下掌声雷动。朱云霞说道:此后我在女学中讲武德时,即教大伙这套武当两仪剑法。务使我女子,不被人欺侮,不沦为男子的玩物。

朱云霞发言毕,跳上讲台的是黄义明师侄、朱云霞公主的养子刘宏业。刘宏业时年已六岁,但因自幼习武,人长得比寻常孩子高大得多。朱宏业说道:今后乐山城十岁以下的孩子要读书习武,入童子班,具体由我负责。我不认得的字,会问我娘。众人一片笑声。随后,刘宏业打了一套岳氏武功的基础功法“十大形”拳法,算是给乐山城痒序开班仪式的献礼,众人报之以雷霆般的掌声,乐山城痒序开学仪式便算是结束。

乐山城痒序开学仪式结束后,黄义明剩下来急需要做的事,便是重修凌云山寺及乐山大佛佛象,而此举是为乐山城打造一个地标形象,以使乐山城今后能雄峙蜀地全域。此外,此举也是为了兼报智能禅师对他与刘宏业的收容之恩,以及撮合其与朱云霞的配偶关系之恩。

一日,黄义明召集诸葛达、迟浩田、韩百知与计子善四人议事,询问如何方能重修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

负责城建与财务的副城长韩百知说道:自乐山城建城以来,男耕女织,经济发展,有足够的财力重修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只可惜劳力不足。因为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重修,非有上万劳力,不得毕其功。而吾乐山城内,已实行兵民分离,男耕女织,各司其业,如何能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劳作,另事经营?

城长诸葛达说道:嘉州自古领有峨眉县、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五县,以及峨边彝族与马边彝族两居区。何不发布布告,从这些地方征集民工,按日计酬;同时告知此七地乐山城已成立,让此七地百姓亦当自立新城,由我乐山城派出专吏,指导种稻植桑农事,凡民众所得,按三七比例分成,七分归已,三分交乐山城邦所有;另由我乐山城邦派各城尉,助守城池。

乐山城尉计子善说道:诸葛城长此计虽妙,但估计在犍为县难行其事,因其民刁诈,素有“双假城”之称,而要重修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又离不开该县之人,估计要使之臣服,最后免不了要动刀枪。

黄义明问道:何为“双假城”?

计子善答道:指的是犍为县多作画假、假雕塑营生。犍为县城内人家,多吴、杨两姓,世代互婚,传为唐代名画家吴道子与唐代雕塑名家杨惠子之后。根据《吴郡甫里志》所记:唐开元年间,杨惠之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学画,后吴道子画名日著,杨惠之画不及便专攻雕塑而成名。当时有“道子画,惠子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说法。但时至后世,犍为城中的吴、杨子弟,开始专卖假画,假雕塑营生。吴姓后人辄称假画为其先祖或宋徽宗、元王冕、明唐寅等等所为,骗人钱财,被人识破,告之官府,则逃匿山中。杨氏后人则造假佛像,贩之京城富户,告之于某山间魏晋古庙或某某古墓所窃,骗富户巨额钱财,被识破告之官府,亦逃至山中藏匿。

而时至当代,犍为城内人吴、杨两姓骗术更精。其吴姓族长名吴免冠,原在京城街头绘人像营生,顾客给价低廉,仅数钱银子而已。一次一位古玩店老板站在吴免冠身后,观其画画久久,最后要求他代为仿绘一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图》,给了五两银子报酬,吴免冠十分满意。此后这位古玩店老板不断找吴免冠帮助仿画各种古画,有吴道子的,有苏轼的,有元代王冕的,还有近世杨州八怪的画作,给酬越给越高,最高一张画给过一百两白银的报酬。古玩店老板的要求仅是用纸越近真越好。吴免冠着实发了一笔小财。不意一日京城有人通知他快逃,告诉古玩店老板将其仿画当真画来卖,一幅画要收数千两白银,一次某顾客买了一幅苏轼山水图,怀疑有假,请行家鉴定真伪,被告知画得不错,但用纸是后朝的,宋代尚无此纸。顾客遂将古玩店老板告到官府,云其用假画骗钱。官府将古玩店老板拘押欲治罪,古玩店老板云此画为从吴免冠手中买来,不知其为假画,又叫人通知吴免冠快逃,以便死无对证。吴免冠得讯,逃往家乡,从此不复出,但继续做假画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