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造纸材料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魂空幽梦

第93章 造纸材料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魂空幽梦

“子清,咱们南海郡可有造纸的工坊?”

杨斐找到薛明询问道。

有熟练的造纸工人,加上自己从小说中看来的造纸技术,无疑会大幅度降低造纸难度,迅速推动这个时代造纸技术的革新。

薛明听到这个问题,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王爷,您终于要开始造纸了吗?”

他想到王爷对教育的重视,从成立教育部、任命才华横溢的齐良为部长,到对南海郡书院、老师的规范化管理,这一系列动作之后。

就该是造纸了。

薛明略作沉思后回答:“王爷,咱们整个岭南都找不出一个造纸工坊,不过豫章郡文风昌盛,那边或许有一些造纸工坊。”

杨斐摇了摇头:“豫章非本王封地,当地郡守不一定听本王之令,若想长久持续不受干扰的制造纸张,咱们岭南必须有自己的造纸工坊。”

此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王爷,不如问问此番朝廷送来的灾民之中是否有造纸工坊的匠人。”

杨斐顿时眼前一亮:“先生好办法。”

萧景微微一笑:“王爷若想振兴岭南教育,纸张是必不可少之物,在此之前,臣已经让林郡丞留意这方面的事宜。现在就可以让他过来,询问详情。”

杨斐听后赞叹不已:“先生的深谋远虑,令本王佩服之至。”

当下,杨斐命小吏喊来林文书。

“文书,灾民之中可有造纸熟手?”

林文书一到,杨斐便开口询问。

林文书对杨斐施了一礼,回答道:“启禀王爷,灾民中确实有三人在造纸坊工作过,但他们并未亲手参与造纸工序,只是从事搬运等辅助工作。”

杨斐听后眉头微皱,语气中透露出失望:“这样啊。”

造纸技术在这个时代可是高尖端科技,但凡掌握这门技术的,不可能沦落为灾民。

但随后林文书话锋一转:“不过,其中有一人负责搬运造纸的原材料,或许我们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启发。”

杨斐立刻精神一振,激动地问道:“很好,他现在人在何处?”

林文书回答道:“此人目前正在书院工地上劳作。”

自从书院的地址确定后,薛明便抽调灾民进行书院的建造,如今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

杨斐当即大手一挥:“走,去书院。”

随即,杨斐一行人迅速前往书院所在地。

半个时辰后。

杨斐一行人来到书院的工地上。

一眼望去,工地上正是一片繁忙景象,挖掘和搬运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因为王爷说过,这座书院不仅是为了城中的百姓而建,也是为了城外村镇以及他们这些灾民的孩子而建。只要家中孩子愿意来书院读书,书院就会接受,不会因身份而拒绝入学。

并且,王爷还说过。

书院建成后,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将享受免费教育,免费住宿和用餐。

甚至可以在书院中做工赚钱。

王爷的贤明,他们早已深有体会,王爷说过的话,他们不会有任何的怀疑。

但得知能够进入书院学习,他们这群泥腿子依旧充满了不可思议,读书这件事在他们以往的日子里,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奢望的。

即便在文风鼎盛的豫章,他们这群普通百姓家中的孩子都很难接触到知识,更别说迁移至岭南这片尚待开发的土地了。

然而,王爷不仅对他们这群灾民施以援手,赐以温饱,更心怀远志,欲让他们的子女学习知识,亲自下令开办书院教授学问。

王爷的恩情,他们此生都不会忘记!

虽然个个都在顶着毒辣的太阳搬运大石头、搬运木材、挖土等,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

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家里的娃能够读书,日后就不用像自己这般吃苦了。

每一个灾民都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来加快建造书院的速度,好让他们的孩子早日进入书院学习。

王爷说得好啊。

知识,改变命运。

杨斐看着这些被晒的黝黑的百姓,心中颇为不忍。

但他知道,岭南想要快速崛起。

就必须如此。

他心念一转,对旁边的薛明吩咐道::“子清,你让人去找些墙霜,待本王回城后有大用。”

墙霜?

薛明一愣,但他已经习惯王爷的各种出人预料之举。

似乎王爷每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都能为南海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他飞快命人前去寻找墙霜。

随后,一行人找到了那位曾在造纸坊做活的汉子王大牛。

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一眼便知是个有力气的人。

“小的王大牛,曾见过王爷。”王大牛恭敬地行礼道。

林文书手持竹简笔墨,向他询问:“王大牛,你曾说自己在造纸坊做过搬运工,可还记得你搬运的物料有哪些?”

王大牛挠了挠头,经过短暂回忆后,回答道:“我记得我搬运的主要是竹子,还有一些白色的灰土,便没有其他了。”

杨斐听后,与自己从小说中得来的信息一对照,瞬间确认那些小说中的描述是真实的。

造纸的工艺并不复杂,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首先得找到新鲜的竹子。

树皮与树叶也可以用。

随后再丢进水中浸泡一百天以上,用石灰混合浸泡好的竹子,将竹子和石灰一起煮。

煮制完成后,将竹子捣碎,提取其中的纤维。

至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

将捣碎的竹子与水混合形成纸浆,然后通过竹帘在纸浆中反复晃动,直至纸浆均匀覆盖在竹帘上。

之后取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风干,纸张便大功告成。

想到这里,杨斐忽然记起似乎甘蔗渣也能造纸。

制作白糖会留下许多的甘蔗渣。

而这些甘蔗渣,之前杨斐打算做成肥料,用于沤肥。

但如果甘蔗渣也能造纸,就又多了一种造福百姓的用途,毕竟甘蔗渣的成本相比新鲜竹子。

更低。

当然,甘蔗渣造纸他也只是听说,并不清楚是否能成功,需要试验一番。

杨斐朝着王大牛说道:“本王欲建造纸坊,你便在造纸坊当个管事吧,负责帮造纸坊管理材料。”

“另外,有功不赏非本王风范。”

“再赐钱十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