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306章 大汉嫡长子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一天写三章

卷四 第306章 大汉嫡长子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一天写三章

将郭嘉,史涣一并打包,刘协也决定回到长安去。

曹操在听闻天子不放人后也是开始急眼,直接写作书信询问天子为何如此,并要求天子释放郭嘉,不然的话他老曹可就要和天子翻脸了!

对此,刘协的回应也只有一句话——

“找朕要人?可以!来长安!”

曹操自然不敢真的找朝廷的麻烦。

愤恨的带着士卒在虎牢关面前溜达两圈后,只能是无奈的退回许县。

刘协在刚刚建立好的金墉百尺台上匆匆祭拜天地后,只留下荀攸这个河南尹还有一部分官吏在此地,便要出发。

临出发的时候,荀攸还专门拉着天子的衣袖恳求:“陛下!今年的科举也快开始了。雒阳这边缺人,还请陛下一定先将士子遣往洛阳!”

荀攸之前担任汉中太守,可谓是第一批享受科举红利的长官。

派遣到自己麾下的士子,基本没什么复杂的关系,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至于让自己费心。

而且那些士子对基本的律法都无比熟悉,这也可以让荀攸放心的将其洒落到各个县乡去。

虽说读书读出来的士子总归是有几分清澈的愚蠢,但只要稍稍调教一番,就绝对是大汉官场上合格的官吏。

对这些士子,荀攸也是用惯了,所以面对这八字还没一撇的科举士子反倒是先挑上了!

“好!这次朕一定优先将士子给公达派来!”

第一批士子,大都是派往了关中,只有少部分前往了凉州和益州。

这第二批,总不能是继续将他们留在关中,转而是要将这些人才向外转移。

凉州刺史韦康。

益州刺史吴懿。

这两人估计也是尝到了“中央选调生”的甜头,之前也没少向天子写信,请求天子将科举选出来的士子多分他们一些。

“不对,今年还有荆州、并州……”

刘协挠挠头:“最多给雒阳送来一百名士子。不过朕保证会将最好的一批送来!”

今年的科举,注定要比上一届科举更加隆重。

第一届科举的时候,大汉百姓对于科举总归还是没什么概念,准备不足。

经过两年的备考,士子的质量毫无疑问会比建安一年更高。

而且……

今年的科举,荆州的士子也会参加。

受刘表的庇护,荆州的文风昌盛,可谓一绝!

单单是一个诸葛亮,便注定会让这一届科举青史留名。

若是再加上其余荆州士人,此次科举录取士子的质量和数量,大概率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现在刘协答应将最优质的一批士子给荀攸送来,已经算是偷偷给荀攸行方便了!

荀攸听到天子给他的保证,一时之间有些欣喜:“之前臣听仲达和德祖对荆州一个叫诸葛孔明的士人推崇至极,不知能否将此人一并送到雒阳来。”

刘协哭笑不得。

感情荀攸是在等诸葛亮呢!

果然,好的牛马,还未出栏就被人给惦记上了……

“孔明就别想了,朕还要留他辅佐皇叔,助皇叔镇守荆州。”

不然单单是刘备、关羽一伙人,刘协还真的不放心将荆州托付给他们。

“不过若是运气好,此次说不定能给公达送来一个和孔明齐名的人物!”

荀攸瞪大眼睛充满好奇:“敢问陛下,是何人竟然能与诸葛亮齐名?”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对天子时不时卖关子的行为,荀攸也早已习惯。

但既然天子已经答应会给他送来一批优秀的士子,也总归是不用他再继续担心。

……

回到长安。

董白对于天子一走便是数月的行为显得极为不满,直接闹脾气给刘协看。

一向站在天子这边的蔡琰也是对天子有些埋怨:“皇后等人都在孕期,陛下这一次去雒阳,日子确实是有些长了。”

丢下四个怀孕的妻子在家中数月……

刘协本来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此刻仔细思索,也是觉得自己有些不当人了。

如此,刘协只能是一个一个哄,用力哄。

到了董白的时候,董白却全然无视了刘协的讨好,躺在床上直接将屁股对准刘协,让刘协吃了个闭门羹。

刘协只得畏手畏脚的坐在床边耐心解释:“前往洛阳,实在是迫不得已。”

“如今袁绍正在北面与公孙瓒对峙,曹操也正在经营刚刚得来的徐州……若是不能趁着这个空隙去经营洛阳,那以后就更没机会了……”

但董白听到这些,却是直接将耳朵捂住,显然是不想听刘协的絮叨。

“朕忘了,白不爱听这些。”

与其和董白说这些,其实还不如给董白一个风车或是纸鸢来的开心。

刘协再次讨好董白。

“过一阵子,朕陪着白去太华山游玩如何?”

“那太华山巍峨壮阔,其切面犹如刀劈斧凿一般,难道白就不想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董白依旧捂着耳朵不理刘协。

但也不知为何,五指间的缝隙却是越来越大,将自己耳朵的大半都给露了出来。

“传闻,曾经有个三圣母,生下沉香和爹住……”

“但因为三圣母是天帝的女儿,不允许与凡人有私情……”

“……”

“……”

“终于!沉香习得一身本领,拿着开山斧要去太华山救自己的母亲,突然!一道带狗的身影出现!!!”

刘协的声音戛然而止,而董白也是蓦然转过身来,水灵灵的眼眶中带着焦急:“然后呢?然后呢?”

“白不生朕的气了?”

董白这才发现,本来坐着讲故事的刘协不知何时已经卧在了自己身边,自己一个转身,却是刚好转到了刘协的怀里。

“还在生气!”

董白恨恨的看着刘协。

而刘协嘿嘿一笑,开始和董白讨教还价。

“朕若是给白讲完沉香后面的故事呢?白的气还剩下几成?”

董白眼珠一转:“九成!”

“才九成?”

刘协郁闷的再次出价:“若是朕去给白做些白从来没吃过的好吃的呢?比如说红烧肉、糖醋里脊……”

董白嘴角逐渐沁出口水。

虽然不知道红烧肉和糖醋里脊是何物,但是听上去就很好吃!

“七成!”

“那朕连续一个月都陪着白呢?”

“五成!”

董白虽然努力还想让自己表现的生气一些,但弯成月牙状的双眼却已经彻底掩饰不住。

刘协顺势搂住董白,在董白脸颊上亲吻一下:“现在呢?”

“四成!”

又亲一下。

“三成!”

连着两下。

“还有一成!”

到了最后,不待刘协贴上去,董白便主动凑了上来吻住刘协的嘴唇。

足足过了数十息,两人才因为快要窒息分开。

董白此刻眼中也是渐渐浮现泪光。

“我不是不懂事,不是不知道天子这次出去是为了处理国事。”

“但是……”

董白双手抚摸上自己已经浑圆的肚子。

“孩子每次踢我的时候,陛下都不在。”

“昭姬姐姐说能够听到孩子心跳的时候,陛下也不在!”

“还有孩子闹腾的时候……”

董白说着说着,自己也已经抽泣起来。

“孩子做什么的时候,陛下都不在……”

“等到这孩子出生的时候,会不会和我小时候一样,以为自己根本没有父亲……”

刘协见状,再次愧疚的将董白抱在怀中。

“是朕不好。”

刘协在这一刻,突然想到了蔡邕之前对自己说过的话。

后宫嫔妃中,只有董白,是没有长辈照料的。

在这种时候,董白的内心,自然也是总比常人脆弱一些。

刘协抱着董白:“白放心,这一次,朕总是能够安心待在长安了。”

“而且这孩子怎么可能会以为自己没有父亲?白难道就真的以为朕没有思念过这孩子吗?若是没有思念,朕怎么可能将他的名字都给取好了?”

听到刘协的话,董白错愕的红着眼眶抬头:“陛下已经把名字取好了?”

“嗯。”

“叫什么?”

“无论是男是女,都是一个名字。”

董白皱起眉头,好似是在嫌弃天子为了省事竟然这般敷衍。

“无论男女,都取名一个【董】字。”

刘董。

将来大汉嫡长子,或者是大汉嫡长女的名字。

“刘董……”

董白念了几遍,然后黛眉一蹙:“好难听的名字!”

“不是吧?朕可是想了好久才想了这个名字!”

反正董白不乐意!

“我之前也想好了一个名字!”

刘协顿感大事不妙。

因为按照董白的文化,刘协十分怀疑董白会取出“刘阿猫”、“刘阿狗”一类的名字……

“白想取什么名字?”

“骊珠!”

嗯?

董白理直气壮的解释:“这两个字是出自一本典籍里的,至于是什么典籍……陛下知道的,我记不住。”

“不过我记得当时夫子提过,骊珠是骊龙颔下的一颗宝珠,所以也象征最珍贵的人。”

“所以,我才想要给孩子取名为骊珠……”

刘协没想到董白没有记下别的,偏偏是记下了“骊珠”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