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另起炉灶 - 美利坚往事1988 - 安静的想

第388章 另起炉灶 - 美利坚往事1988 - 安静的想

novell公司进入网络领域后目标一直很明确,专攻操作系统。

如果说3com在微机局域网领域的地位有点像苹果,那么以此类推就可以把novell对应于微软。

在开始时,novell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名为nos。

发现了吗?它和dos只有一个字母的区别。

事实上,两者之间确实关系匪浅。

无论是nos,还是dos,他们都是基于dros开发,二者同种同源。

因此novell的网络操作系统,实际上可以完全独立于微软的软件运行,同时它又和微软的dos兼容。

后来随着novell的网络操作系统在微机局域网上越来越流行,它处在了一个和微软同样的有利位置。

不管用户使用哪一个牌子的pc和网络硬件,都可以使用novell的操作系统。

该系统不仅自己安装十分容易,而且建立一個局域网的工程也简单到非专业人员看看说明书也可以做到。

即使是一个没学过计算机的人,他看着别人干两次也就会了。

因为这些因素,novell的操作系统很快普及,就像微软的dos一样。

发展到90年的时候,它几乎垄断了整个微机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市场。

在当年,微软的营业额是11亿美元,novell是9亿美元。

两者无比接近,同时这也是novell距离微软最近的一次。

在之后的几年,随着浪潮的惯性,novell公司一直保持着20%的增长速度。

95年它的营业额是20亿美元,然而微软报表上的数字却已经超过50亿,前者差不多是后者的40%。

毫无疑问它们的差距在拉大,但至少novell公司顺风顺水发展了几年。

在94年之前微软的重点始终放在了个人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之上,因此两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明显。

此外微软在网络操作系统上也毫无可圈点之处,它不得不选择和ibm合作,来抵消novell在网络上的优势。

在当时出现的os/2系统,就是这种竞争之下的产物。

可惜os/2系统表现不佳,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一种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

不过事情在95年之后有了转机,微软推出了自己的windows nt工作站。

很显然,这就是针对novell公司的竞品,微软并没有打算让前者继续成长。

是的,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微软四处出击,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生意。

再说了novell现在专攻企业网络操作系统,未来有没有一天会进军个人计算机市场呢?

这不是没有可能啊,毕竟微软就是先从个人计算机,然后开始向企业工作站渗透。

因为微软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它看其他人也像。

但老实说微软其实也没太冤枉novell,因为后者在94年从at&t那里买走了unix系统的版权。

紧接着又收购了被微软打垮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perfect,以及一个电子表格软件公司borland。

拿下unix,使得novell的网络操作系统有了服务于unix工作站的版本。

收购另外两家公司,则显露了novell进军办公软件市场的决心。

虽然这在外界看起来多少有些不务正业,但迪恩却能理解他们这样的做到原因。

在此时此刻,novell公司已经占据了网络操作系统70%以上的份额。

按照诺威格定理,它的业务已经很难再有明显增长。

所以为了避免被华尔街看衰,novell必须开拓新的成长点。

其实微软进军互联网,未必不是出于一样的目的。

它在操作系统和常规办公软件领域,已经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为了股价着想,盖茨只能到处撒网。

novell现在有这样的扩张观念很正常,毕竟从企业级操作系统进入企业级办公软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而且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从企业中挣的钱一直比从个人身上挣的钱多,这证明novell的切入点是对的。

可惜现在已经有了word和excel,市场上很难再容纳第二家办公软件。

novell目前的办公软件扩展策略并不顺利,另外不仅仅是它。

太阳公司和ibm都试图进入企业级办公软件市场,但都被微软挡在了门外。

比特至今迟迟没有推出文档类软件,也是因为顾虑到了这一点。

然而事情在95年有了质的变化,novell和微软的竞争几乎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微软在前一年推出的windows nt工作站开始显现威力,用户从dos过渡到windows几乎没有任何压力。

novell的操作系统在windows nt面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因为很难想象一个局域网在其网络服务器上安装novell的操作系统,同时在联网的pc上使用windows。

显然对于很多企业来讲,一律采用微软的windows是更好的办法。

这可以保证整个公司内部网络规划的统一性,无论是售后服务还是技术支持等,都会简单许多。

这时候胜利的天平就开始朝微软倾斜,并渐渐有了一丝不可逆转的趋势。

尽管novell仍然不断在提升自己的产品,并且在技术上做得很好。

例如它的网络操作系统支持所有主要的计算机,包括windows、unix、苹果的mac以及ibm的大型机。

这可以为采用多个品牌计算机的复杂网络系统,提供了高性能的统一的平台。

此外它既可以用专用服务器,也可以使任何一种pc机成为服务器,而且它支持无盘工作站。

但事实上,没有多少企业需要将五花八门的计算机连起来,因为大部分公司在建立自己网络时都会有统一的规划。

所以到了96年,novell公司的业务受到了来自微软windows nt工作站,相当大的冲击。

它的营业额别说保持20%的提升,就是不缩水都已经非常难得。

恰巧在这时候迪恩来了,并且带来了一些novell公司梦寐以求的东西。

“迪恩,你是说开发一种windows系统的替代品?”罗伯特.弗兰肯伯格眼中闪过刺眼的精光。

“约翰的声明你应该看到了,微软已经惹得天怒人怨,这是好机会罗伯特。

或许我们该找个时间一起聊聊这件事,就像我们之前在硅谷交流会做的那样。”

迪恩其实和novell的现任ceo罗伯特.弗兰肯伯格认识,他们都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是的,两人是校友,他们甚至还在斯坦福一起开过讲座。

甚至罗伯特.弗兰肯伯格在去年加入novell之前,还是惠普的副总裁。

发现问题了吗?迪恩、惠普的ceo约翰.杨、novell的ceo罗伯特.弗兰肯伯格,他们都认识。

而且还是关系相当不错的那一种,这简直就是天然的盟友关系。

“当然,微软干出这样的事,我一点也不意外。”罗伯特.弗兰肯伯格目光闪烁,他脑海中还在翻滚刚刚的念头。

“这是赤裸裸的垄断行为,我准备给西雅图一个深刻的教训。”迪恩抬起目光看向他。

罗伯特.弗兰肯伯格先是一愣,随后就坚定的点点头。

“说的没错,微软太霸道了。如果有需要,novell愿意给予网景必要的支持。”

迪恩左右看了看,然后低声对着罗伯特.弗兰肯伯格说了几句。

后者身体一震,随后露出难以置信的惊喜目光。

“novell可以做这个证人,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与网景一起联合对微软发起诉讼。”

“good”迪恩满意的点点头,这趟犹他州没白来。

“对了迪恩,你刚刚说的操作系统”罗伯特.弗兰肯伯格对此念念不忘。

“联合惠普、康柏这些计算机制造商,我们重新搞一个桌面操作系统。”

如果想要撼动微软的垄断地位,没有计算机制造商的参与,那必然行不通。

只有整个行业一起推动这件事,才有那么一丝可能。

“novell可以做这个组织者,我们有这样的资源优势。”罗伯特.弗兰肯伯格当仁不让的开始毛遂自荐。

“我正有这样的打算。”迪恩顺手推舟把这件事交给了对方。

novell确实有这样的优势,他们的老本行就是操作系统。

虽说面向企业的网络操作系统和个人用户的桌面系统有些差别,但从技术来说二者一样。

由novell去开发图形化的桌面系统,不仅资源对口,而且效率也更高一筹。

只不过这件事做起来容易,但想真正达到目的,那可就太难了。

微软的帝国版图已经成型,市场上很难再容纳第二款操作系统。

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迪恩才做了顺水人情。

当然,不管未来的结局如何,迪恩该投资也不会吝啬。

万一成功了呢,哪怕是给微软制造点麻烦也是值得的。

按照计划这个新操作系统,会放在novell的子公司名下。

而迪恩和其他几家计算机制造商,都会对其进行一定比例的注资。

没有利益,谁愿意去费那个劲和微软这样的巨无霸竞争?

罗伯特.弗兰肯伯格默认了这样的规则,他不仅没有任何不满,甚至还暗自窃喜。

上帝,这不正是novell梦寐以求的东西吗?

现在novell在企业网络操作系统上已经被微软打的节节败退,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novell的产品不够优秀吗?还是他们在技术上落后了?

不,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微软垄断了个人用户桌面系统。

在个人用户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向企业市场蔓延就会事半功倍。

同样的道理,如果novell进军个人用户市场,那么他们在企业市场的竞争是不是也会有额外的加成助力?

罗伯特.弗兰肯伯格很难不这样想,现在novell面临的局势,也容不得他错失良机。

甚至他们原本就有这样的计划,要不然novell为什么要购买unix的版权?

现在不仅有了外部助力,最妙的是这其中还有计算机制造商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