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破灭 - 美利坚往事1988 - 安静的想

第401章 破灭 - 美利坚往事1988 - 安静的想

现在的英伟达根本不值什么钱,在没有推出一款成功的产品,证明自己之前。

任何一家初创公司的估值都不会太高,哪怕它以后会成为某个领域内声名赫赫的巨头。

但这也不意味着迪恩,就可以花钱买下整个英伟达公司的大半股份。

这和资金无关,而是他必须遵守风投的游戏规则。

创始人之所以呕心沥血的为初创公司的发展而付出,那是因为他知道只要公司获得成功,他也会有丰厚的回报。

这个前提是他在公司的股权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通常在一二轮时不低于30%。

否则公司还没上市,在成功的黎明前,就有资本花钱进来摘果子。

如果是那样的话,创始人为什么还要想方设法让公司成功呢?

既然他有野心创立一家公司,那就绝不会甘心白白为别人打工。

毫无疑问,老黄也是这样的人,所以迪恩非常克制的只要了20%的股份。

他是有钱,但这不代表他可以肆意的收购别人的公司。

如果把老黄逼急了,对方说不定拍拍屁股走人另起炉灶。

那时候的英伟达只剩下一個空壳,也将变得一文不值。

因此迪恩不仅没有狮子大开口,甚至他还溢价了一部分,作为老黄他们的补偿。

这么有良心的资本家,现在可是不多了。

老黄虽然心疼自己的股份,但是为了让riva 128顺利面世,他最终还是同意了迪恩的条件。

“简森,你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迪恩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的投资信誉,在整个硅谷都有目共睹。”

“我相信今天的合作,会改变英伟达的命运。”老黄这时候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不过迪恩那句话说的没错,他的投资信誉确实声名远播,甚至不仅仅限于硅谷。

就以palm公司为例,迪恩名下的投资公司持股超过70%,但他从没有对霍金斯他们过河拆桥。

如果换作心黑一点的资本家,当palm卖出100万部后,说不定早就想方设法谋求更多的股份了。

为什么很多创始人在公司有了成功的苗头后,就会被踢出局?

那只是资本最常见的无情一面罢了,硅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迪恩在这方面的信誉,可谓光辉闪耀,就连好莱坞都在传颂他的名声。

猎户座影业虽然这两年依旧没什么起色,只勉强维持了微薄的利润。

但迪恩并没有把普莱斯科扫地出门,甚至还让他主导了自己的传记电影。

鉴于他这些“加分选项”,老黄心甘情愿的收下了迪恩开出的支票。

“对了,既然英伟达的显卡主要针对电子游戏。

那么后面不妨和比特公司合作一下,他们正在研发客户端游戏。”

迪恩突然想起来,对英伟达的投资暂时也并非毫无用处。

至少在图形优化上,它可以给予比特公司消费者事业部一些帮助。

“客户端游戏?”老黄先是一愣,随后欣然点头同意。“我们很乐意能和比特公司达成合作关系。

如果他们能在游戏的开场动画片头,加上英伟达标志的话,那就更好了。”

“我想这不是问题。”迪恩也痛快的点点头,他能理解老黄的小心思。

现在比特公司的名气可比英伟达大得多,尤其是它的游戏业务,在互联网上已经很有热度。

经过了两年的摸索,现在消费者事业部已经在向客户端大型游戏进军。

这很是吸引了一些计算机媒体的报道,如果英伟达能和比特达成战略合作的话。

那么对于前者而言,这当然是难得的曝光机会。

说白了,老黄开发的虽然是专业性很高的显卡,但它却是一种消费级商品。

它需要广告宣传,尤其是面向计算机群体的推广。

当然比特游戏也会从这次合作中获得好处,至少画面表现和图形优化上不再是两眼抓瞎的境况。

谈完了英伟达的生意,迪恩又顺便听取了斯坦福这里其他创业项目的汇报。

可惜能让他感兴趣或者眼前一亮的创意终究是少数,大多要么市面上已经有了竞品,要么就是现阶段不太现实。

不过为了照顾母校孵化创意的激情,迪恩还是挑了几个中上项目,开出了几十万美元的支票。

不管能不能成功,权当是支持校友创业了。

搞定了这些,又和老黄约定了去英伟达考察的时间,迪恩就离开了斯坦福。

虽然都在硅谷,但他现在来斯坦福的时间却隔的越来越长。

“boss,这是今天的新闻。”刚坐进车内,安娜就递上来了一份报纸。

迪恩目光一扫,头版依旧是对微软反垄断的各种争论。

不过和之前相比,明显的变化就是微软和盖茨的风评,正直线下降。

这一切还要从盖茨上次的庭前作证说起,他的表现真的打碎了很多人对曾经首富的滤镜。

是的,那次调查取证的现场录像,不出意外的又登上了雅虎新闻首页。

“盖茨的回答让律师和法官哈哈大笑。”

“盖茨的表现,有故意回避问题的嫌疑。”

“微软一方的挑衅,让公诉律师勃然大怒。”

最近这些标题频频登上新闻媒体的头条,西雅图正在失守自己的公关阵地。

不过这怪不得别人,迪恩在看了录像带后,都很惊奇盖茨竟然会有这样的一面。

他在面对法官的询问时,大量使用了“我不确定”、“我不记得”、“我不知道”这些回避性词语。

而这种做法只会让人觉得他闪烁其词、回避问题,不承认微软有任何不恰当的行为。

甚至在盖茨看来,微软在操作系统中捆绑浏览器,只是市场竞争行为。

政府不该干预,更不应发起起诉。

他在面对法官的责问时直言,“软件行业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政府的监管而推动,政府监管只会限制创新。”

当天负责主持的杰克孙法官立即予以回击,“盖茨先生,所有人,无论他多有权力,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很显然盖茨在法庭上的傲慢和轻蔑的表现,激化了西雅图和公诉律师之间的矛盾。

他本人毫无准备,在态度上不配合,逻辑上也自相矛盾的说辞,更让他在公众中的形象跌落神坛。

尤其是公诉律师博伊斯的那几个经典提问,更是成为了雅虎视频时时播放的精彩瞬间。

作为微软的ceo,竟然对自家的《微软计算机词典》一无所知。

还有当问及是否在内部邮件中,提到要摧毁网景时,盖茨也矢口否认。

结果转头博伊斯就拿出了微软内部邮件的截图,信中的内容不仅赤裸裸提到了,要利用自身操作系统的优势消灭网景。

并且言语粗俗不堪,而这封邮件的发件人,正是刚刚矢口否认的盖茨。

好了,这下彻底成为小丑了。

看完了这场取证视频的人只会觉得,盖茨以利己为处世哲学,娴熟的利用微软公司的市场优势对抗他认定的一切威胁。

而不管这些威胁是否为真,以及它们会在多久之后到来。

他也无视任何人的需求,甚至他自己用户的需求。

这些所有的表现,都让他和微软反垄断案,深度的捆绑在了一起。

然后就有了迪恩现在看到的这一幕,新闻媒体的报道给了盖茨和微软致命一击。

人们不再认为盖茨是无辜的,他也远不像之前宣传的那样公正以及倡导自由。

唉,盖子还是年轻啊,这种事情怎么能亲自下场呢?

瞧瞧迪恩,他只做不说,即使是听证会也由网景的ceo代劳。

最近唯一关于他的报道,就是给非营利性研究医院无偿捐赠了1亿美元,用以肿瘤和癌症方面的研究。

当然他对斯坦福和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慷慨解囊,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瞧,这才是首富该有的样子。他确实有很多钱,但也在真金白银的支持社会慈善事业。

哪像盖茨,他虽然在迪恩成立个人慈善基金会的后脚,也成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会。

但那只是做做样子,他每年的捐赠从没超过资金会总资产的5%。

要想知道一个人是真慈善,还是假慈善。

那就看看他慈善基金会每年的捐赠,有没有超过5%就知道了。

迪恩基金会今年5%的善款早就已经落实,最近的4亿多美元捐赠那都是额外的支出。

这就是真慈善,与盖茨相比,高下立判。

咳~,当然这些捐赠背后带来的隐形好处就不用再提了。

什么sri研究所的支持啦,斯坦福创业办公室的优先投资权啦。

这些都是迪恩的人脉关系在起作用,那和最近的捐赠是一点关系也没有。

总之,他迪大善人清清白白宛若白莲花,而盖茨就是一个狂妄自大的极端利己主义者。

啪,迪恩把报纸一折,事情就这么着啦。

“庭审时间定下了来了吗?”

“1月13号,大概三周之后。”

克拉克对这一切了然于心,没有比他更关心网景的情况。

听到他的回答,迪恩抬起手腕看了看,现在已经是年底,明天就是圣诞节了。

好吧,时间过得很快,微软的反垄断即将开庭。

“对了迪恩,你听说了吗?”克拉克又想起了一件硅谷正在热议的事。

“什么?”有些走神的迪恩回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