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要 - 治要 - 0历史的天空0
《政要论》治要·兵要
夫兵之要,在于修政;修政之要,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利;之利之之要,在于仁以爱之、义以理之也。
故六马不和,造父不能以致远;臣民不附,汤武不能以立功。故兵之要,在得众者,善政之谓也。善政者,恤民之患,除民之害也。故政善于内,兵强于外。
《政要论》治要·兵要
历观古今,用兵之败,非鼓之日也,民心离散,素行豫败也;用兵之胜,非阵之朝也,民心亲附,素行豫胜也。
故法天之道,履地之德,尽人之和,君臣辑穆,上下一心,盟誓不用,赏罚未施,消奸慝于未萌,折凶邪于殊俗,此帝者之兵也。
德以为卒,威以为辅,修仁义之行,行恺悌之令,辟地殖谷,国富民丰,赏罚明,约誓信,民乐为之死,将乐为之亡,师不越境,旅不涉场,而敌人稽颡,此王者之兵也。
《孙卿子》治要
临武君与荀卿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荀卿曰:“不然。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战攻之本,在乎一民也。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之者,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