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深蒂固】 - 帝国霸业之崛起 - 大泽天下
霍光辅政二十多年,先后侍奉三朝,始终勤勤恳恳,忠心耿耿,以国事为重,为汉朝的中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懂经书,不懂得急流勇退,也不知道严格要求家人,以至于发生妻子毒死汉宣帝皇后的事情,而霍家的奢侈也是世人皆知的,霍家的人从霍光的儿子到家奴,个个骄横,他因此备受诟病。在霍光去世三年后,他的儿子不满汉宣帝对霍家的打击,图谋作乱,事情被告发,霍家灭族。以霍光对大汉王朝的功绩,霍家却落得这个结局,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待续)
13、询问旧剑,铲除世臣——汉宣帝刘病已
公元前74年,汉长安城,未央宫。
辅政大臣霍光坐在厅堂,正在跟诸位大臣开会。
“诸位大人,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宫中无主已经很长时间,不可再拖。以各位同僚的意思,究竟该选哪位王侯为国君?”
底下一片静默。这样的会议已经召开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无果而终。大人们已经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
霍光扫视了一下百官,说:“朝堂之事,务要各位大人共同商议。有好的人选,还请快快提出。”
有人小声说:“选储以亲不以贤,我的意见还是那样,从先皇的子嗣中选。”
霍光听了,皱起了眉头。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帝之后找儿子,儿子之后找孙子,先嫡亲,后庶出,万一没有合适的,就从宗室列侯中找关系最近的。汉武帝的儿子只剩下广陵王刘胥。但是他已经被武帝放弃,作为武帝的忠实跟随,霍光又怎么能重新拥立被武帝放弃的人?
有人提议:“这次选任,一定要选贤能之人。昌邑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广陵王刘胥不能担当大任,我看还是从先皇的孙子辈中选为宜。”
孙子辈里,只有燕王刘旦跟昌邑王有后,燕王刘旦谋反,后人就是乱臣贼子,没有资格评选。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看来只能找重孙辈,但孙子辈尚且不行,重孙也不适合评选。到底该怎么办?似乎只能扩大范围,从景帝后人中寻找了。
这次会议,举行了很长时间,但最后依然无果而终,众人都怏怏而归。其实很多人打心里不愿意来参加会议,选谁当皇帝,大将军看着办就行了,还用走这些程序吗?害得大家白白浪费时间。
大将军,就是辅政大臣霍光。
几个月前,汉昭帝因病突然去世,在辅政大臣霍光的主持下,昌邑王刘贺被征到朝廷担任皇帝一职。但是这个人胡闹得厉害,在位仅仅二十七天就被霍光跟众大臣废掉,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刘贺被废之后,霍光一直处在愧疚与不安之中,因为自己的不明,给朝廷带来这么大的事故,差点儿毁了高皇帝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辜负先皇所托,百年之后,自己有何面目去见先皇?还好,在诸位大臣的帮助下,那个不成器的人已经被赶走了。下来的人选,一定要慎之又慎。但是这事不可拖得太久,还得尽早找出合适人选。到底谁才是合适的人选呢?霍光急得寝食不安。
就在霍光犯难之际,他接到了光禄大夫丙吉给他写了一封书信:“将军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属,任天下之寄,孝昭皇帝早崩亡嗣,海内忧惧,欲亟闻嗣主,发丧之日以大谊立后,所立非其人,复以大谊废之,天下莫不服焉。方今社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之一举。窃伏听于众庶,察其所言,诸侯宗室在位列者,未有所闻于民间也。而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愿将军详大议,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
太仆杜延年的儿子杜佗跟皇曾孙关系很好,杜延年也极力向霍光推荐,说这小伙子品德高尚,很有才能,若能即位,将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刘病已,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的嫡系重孙。他幼时命途多舛,出生仅有几个月,巫蛊案爆发,他的爷爷刘据跟父亲母亲全部遇害,刘据一门,只留下刘病已。年仅数月的他因为是逆贼的亲属,被关在掖庭狱中。
此时丙吉是廷尉监,负责巫蛊案件。他对年幼的刘病已非常同情,为他选择忠厚老实的保姆。公元前87年,在刘病已入狱多年多后,武帝突然下了一道诏令,让杀光狱中囚犯。原来有望气的人对武帝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令武帝非常恼火。
奉命来狱中的是内谒者令郭穰,他带着一群士兵赶到郡邸狱。丙吉知道了,马上将大门紧闭,拒绝放他们进来。门外人擎着火把,高声喊叫,口称圣旨,猛烈地敲门几乎要将大门捶破。丙吉隔门应声道:“皇曾孙在这里。就是普通人,也不能枉死,更何况是皇曾孙!”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一夜。
郭穰没能入狱,回去如实禀报武帝。此时武帝已经冷静下来,知道自己下的命令太残忍,他觉得这是天意,人力无法改变,于是大赦天下作为枉杀的补偿,刘病已因此获免,丙吉将他送到杜陵舅姥爷史恭家。后来朝廷恢复了刘病已的皇室成员身份,他也可以像别的宗室人员那样按时朝请,来长安后,他居住在尚冠里,衣食费用从掖庭领取。此时的掖庭令叫张贺,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他曾经是太子刘据的门人,太子于他有恩,所以他一直善待刘病已。
刘病已长到十七八岁,到了娶妻的年龄,张贺打算将女儿嫁给他。张贺的弟弟,车骑将军张安世知道了,大怒,将他狠狠骂了一顿,说:“皇曾孙是卫太子的后人,能温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再说嫁女给他的事儿了。”但是一般官宦人家,谁肯将女儿嫁给他!张贺思来想去,盯上了暴室啬夫许广汉。
(待续)
【正文】
这个许广汉是个糊涂人,整天浑浑噩噩,做事稀里糊涂。他曾经是个郎官,跟随武帝到甘泉宫去,结果把别的郎官的马鞍当成是自己的,被当做盗贼抓起来,按律当死,武帝可怜他,让他以腐刑赎罪,就这样他变了声。后来他做了宦者丞。
上次惨痛的教训并没有让他从此清醒,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懵懂。上官桀谋反被抓,一起被抓的还有很多人,要用很多绳子来捆。殿中有几尺长的绳子好几筐子,让他取,他转了一圈,没找到,别人去找,一下子就找到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他的这种行为为他招来重刑。后来他慢慢又做了暴室啬夫。
他有一个女儿,叫许平君,此时十四五岁了,本来已经许配给内者令欧侯的儿子,结果在结婚前,那个儿子不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