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5 常保持内心的谦虚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 王艳明
第八章5 常保持内心的谦虚
家长常常教育我们的时候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根据“谦受益,满招损”的这句古话来的。这句话出自《尚书》,离现在至少有四千年了。
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谦虚的作用。
《荀子?宥坐》中记载,有一次,孔子到鲁国桓公庙参观,见庙堂上立着一个奇怪的器物,这个器物肚子大,底部尖,斜着放在架子上。孔子就问守庙人:“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如此陈放呢?”守庙人告诉他说:“这是‘宥坐之器’,是君主放在座位边上用来提醒自己的。”
孔子仔细观察了那个器物,说道:“这大概就是早已闻名的欹器吧。”弟子问道:“老师,什么是欹器呢?”孔子就说:“你们给它灌入水,自然就会明白。”
弟子们拿着瓢向欹器内灌水,只见开始的时候,欹器是空的,斜着立在架子上。当里面盛了一半水的时候,欹器就自己慢慢正了过来,继续灌水,欹器又开始倾斜,等到水装满了,只见欹器哗啦一声,翻了个底朝天,里面的水全流了出来。
孔子叹口气说:“唉,哪有满而不倾倒的呢?”旁边的弟子子路说:“请问满的时候有办法保持住吗?”孔子曰:“如果一个人聪明睿智,就用愚来保持;一个人功盖天下,就用谦让来保持;一个人勇力过人,就用退让来保持;一个人富有四海,就用谦虚来保持。”
古代的欹器后来失传了,很多朝代的皇帝都下令复制,其中比较精巧的是张衡、祖冲之造的欹器。为什么古代帝王都要制备欹器呢?因为它的原理象征着一种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方式,那就是“谦受益,满招损”。
欹器告诉我们,人不可骄傲自满,只有时常保持内心的谦虚,才能不断接纳新的东西,才能保持不败;反之,如果骄傲自大,认为自己很了不起,那没有不失败的
三国时期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刘备非常信任他,让他守卫荆州。关羽也的确很厉害,他和曹军交战时,水淹七军,活捉了大将于禁,杀了庞德。可是关羽的毛病就是骄傲自大,诸葛亮关照关羽要和东吴孙权搞好关系,可是关羽看不起孙权,根本不听。有一次,孙权派人来,想和关羽结亲,关羽大怒,把使者骂走了。
关羽不但看不起孙权,也不把自己的同事放在眼里。刘备收了大将马超和老将黄忠之后,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列为五虎大将。关羽心里很不服气,说:“张飞是我的兄弟,赵云跟随主公多年,也是我的兄弟,马超是将门之后,黄忠一个老兵卒子,怎能和我并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