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 王艳明
第十五章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韩非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历史学家都认为,虽然中国历来强调儒家学说,讲究礼义忠信,但是直接起到让国家长治久安作用的,还是严明的法律及其强有力的执行措施,这就是先秦法家学派所推崇的“法治”。韩非子就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后人将他的理论总结成《韩非子》一书,流传至今。
韩非子主张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社会上有这样的规则,使遵守的人得到好处,使触犯的人受到惩罚,那么社会就能安定了。所以,不必相信鬼神和祖先,只要让规则主宰着人们的行为,一切就可以纳入合理的轨道。而且,规则一定要严格地遵守,君王要告诉老百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职权,不能超越。韩非子的这一套理论,和现代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你见过电视里摇奖的机器吗?无数乒乓球在透明的腔体里上下翻腾,但不管它们跳得多欢,最终只能乖乖地从一个通道滚出。
你见过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吗?波涛汹涌的岷江来到成都平原,遇到这一道道坚固的堤坝,只有收敛起威风,化作无数条涓涓细流,流进下游各条河道。
你见过图书馆里的图书摆放吗?不管有几千几万本,每一本书都一个编号,按学科、主题、作者等分门别类,只要你报出书名,管理员就会立即为你找到你想要的书。
这里所说的,都是一种规则。规则,是整理没有秩序事物的法宝。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规则。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韩非子,就是一位专门研究规则的大师。
韩非子特别强调规则的作用,《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有一次,韩昭王喝多了,躺在床上睡着了。管帽子的担心大王着凉,就取来衣服给韩昭王盖在身上。过了一会儿,韩昭王醒了,问道:“是谁给我盖的衣服啊?”旁边的人说:“是管帽子的官员。”韩昭王就把管衣服的和管帽子的两个官员都叫来,一起处罚。
有人问道:“大王,管衣服的失职,使您受了冻,固然应该处罚,可是管帽子的一片好心,怎么也惩罚他呢?”韩昭王说:“我知道管帽子的对我好,但是你要知道,有人的任务是管帽子,有人的任务是管衣服,管帽子的不能越职去做管衣服的事情。我受点冻没什么,可是如果全国上下的官员都不安于本职工作,岂不是乱套了吗?”
治理国家也好,管理一个企业也好,都需要非常多人,大家要分别去做复杂的事情,这个时候,严格的分工、明确的职责就显得特别重要。也许这个管帽子的擅离职守之后,正好王宫里别人需要帽子来找他,却找不到,岂不是因小失大了吗?所以,分工不清、责任不明,往往是组织涣散、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统计证明,海洋上船舶失事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船舶在航线上正常运行,遇到大风警报就不出港,这样遇到暗礁、飓风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正是因为不守规则,才造成灾难屡屡出现。
在一艘船上,有一个灯泡,经常出毛病。一次灯泡坏掉,一个好心的水手不等船上的电工来修理,就自己把灯泡换掉了。第二次,灯泡又坏了,他又自己把灯泡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