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1 让心保持本初的纯真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 王艳明
第十七章1 让心保持本初的纯真
《焚书》:勇于抗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有人说他狂,但他能对反抗礼教的普通农家妇女顶礼称颂;也有人说他痴呆,可他写出了令人难以释卷的横空出世之作《焚书》。他为了追求自由,不惜剃发出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崇高生命,不惜挥刀自刎。他就是明代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李贽。
李贽的思想,大多体现在《焚书》中。他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他驳斥封建礼教,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从《焚书》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最恨的是虚伪,最厌恶的是束缚,最崇尚的是真情,最爱的是童真。他对社会上种种约束人的行为、窒息人的性情的规则嗤之以鼻。他指出明朝社会“满场皆假”,没有肯说真话的人。他自己也知道,他的观点不会被正统所容,所以就把自己的著作起名为《焚书》。但是,《焚书》并没有被焚,反而凭着睿智的思辨和犀利的文笔一直流传到后世。
李贽在《焚书》中,提倡人要有一颗童心,否则再大的学问也毫无价值。童心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东西,不仅需要珍视、也需要保护。
画家取出了一张白纸,这张纸纯白无瑕,他想在上面画一幅世界上最美丽的图画。
唰,一大笔红色涂了上来,成了一个明亮的太阳。
唰,一大笔绿色涂了上来,又添了几笔,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可是,一不小心,一滴大大的墨汁溅在了上面,把画面破坏了。
画家第一次创作失败了,很难过,就向自己的一位科学家朋友寻访,希望能找到一种药剂,把黑点除掉。可是,科学家的回答让人很失望:目前并没有这种神奇的药剂。
人心就像这张白纸,在最开始的时候,总是纯洁无瑕的。这就是李贽所说的童心。所谓童心,就是最初的真心,它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知道保持好名声,掩盖丑陋的行为,追求现实的利益,童心就渐渐被遮掩了。所以,一定要保持住童心,不要让它溅上任何污点,一旦污染,就很难清除了。孩子最初的童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
12岁的鲁本是一个小学生。这天他从一家商店经过时,橱窗里的一件商品使他怦然心动。可对这个孩子来说,这件标价5美元的东西实在是太贵了,这笔钱相当于他们全家人一周的开支。
一个偶然的机会,鲁本发现捡装钉子的麻袋可以换钱,于是每天下午放学,鲁本总是先做家庭作业,并干完母亲交给他的家务活儿,然后到大街小巷去捡装钉子的麻袋。